你知道jELLYCAT嗎?一個靠無實物表演賣到爆單的玩具品牌。因其“過家家”式的表演太抽象,在社交媒體上爆火,甚至引發(fā)不少國內文創(chuàng)品牌效仿,而背后“情緒消費”的巨大潛力也引起了廣泛關注。
毛絨玩具品牌jELLYCAT于1999年在倫敦創(chuàng)立,初始品牌定位是嬰幼兒的安撫玩具和入睡玩具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這種“安撫”的效果在成年人身上也起著重要作用。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走紅,已然成為成年人的精神撫慰。公司的營收和毛利潤自2021年起進一步快速增長,2022年,jELLYCAT營收達到約合13.29億元人民幣,毛利潤約合8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均超過70%。jELLYCAT的火爆與價格實惠與性價比無關,根據(jù)淘寶旗艦店顯示,店內售價最低的玩具是129元,而最高的價格可達7999元,其中一款標價為399元的巴塞羅熊在旗艦店銷售量超過20萬單。
很多人知道jELLYCAT這個品牌都是從國內各大社交平臺上,在抖音、小紅書、豆瓣等平臺上分享各種“養(yǎng)娃”經(jīng)驗。比如,社交平臺上流行的熱門視頻記錄了一名消費者在上海jELLYCAT實體店購買蛋糕毛絨玩具的經(jīng)歷:服務員全程都在烹飪這個“蛋糕”,先是拿出一個擠奶油的玩具,根據(jù)消費者的需求,擠了高高的幾層奶油,然后一邊打包一邊提醒消費者:“我們的蛋糕都是當天現(xiàn)場制作,所以如果回去吃不掉記得要放到冰箱保鮮里哦……”當然,整個過程中沒有真正的奶油或者蛋糕,都是無實物表演,但消費者都相當買單,甘愿為這場表演排隊幾個小時。
對于jELLYCAT的目標受眾而言,這種“過家家”式、充滿沉浸感的購物過程不僅僅是一種消費行為,也是安撫情緒的良藥。玩偶被賦予了生命,成為能夠傾聽心聲的朋友,消費者也仿佛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,享受純粹的快樂與安寧,jELLYCAT的“過家家”成功擊中了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情緒需求。這種將生活場景、玩具、零售體驗三要素巧妙結合的新穎消費體驗——店員模擬服務生制作、包裝,讓消費者沉浸式體驗真實購買“食物”的過程,不斷刷新著大眾對于品牌的新鮮感,也進一步加深了用戶黏性。
毛絨玩具的“好”不僅被消費者捕捉,也被更多商家捕捉。在jELLYCAT之后,今年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麻辣燙文創(chuàng)大火,緊接著山西省博物館也推出了同款肉夾饃文創(chuàng),前段時間滬上阿姨推出了滬上毛絨甜品周邊,而這些以提供情緒價值而不只是賣毛絨的商家都“火了”。
據(jù)了解,甘肅省博物館在國慶期間共計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,推出的“馬踏飛燕”“麻辣燙”系列文創(chuàng)周邊銷售額近150萬元。
無獨有偶,青島的多家餐廳也推出了jELLYCAT茄子、胡蘿卜造型的飲品套餐,在小紅書上圈粉無數(shù),甚至連一些鐵鍋燉商家也把饅頭換成了jELLYCAT的玩偶造型的面食,而消費者對這一行為也十分買單,紛紛曬出了自己打卡這些套餐的照片。
如此看來,將毛絨玩具賦予情緒價值進行銷售,已經(jīng)成為一門可驗證的好生意。對于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和商家而言,也不失為一種巧妙傳遞當?shù)貧v史文化的途徑。但如何避免同質化和表達不當?shù)惹闆r的出現(xiàn),也是決定產(chǎn)品走得更遠的重要因素。只不過,很少有一款產(chǎn)品或IP能夠一直維持巔峰時期的熱度。不管是jELLYCAT還是文創(chuàng)品牌與商家,都需要把握消費者內心真正的需,不斷調整產(chǎn)品策略,才能維持長久的熱度。
來源:半島都市報